4.3 负载均衡拓扑类型

前面介绍了负载均衡高层概览、四层负载均衡与七层负载均衡的区别,接下来介绍它们的分布式部署拓扑,建立对负载均衡的全局性认识。

注意

下面介绍的每种拓扑都适用于四层和七层负载均衡器。

第一种类型为中间代理型拓扑,如图 4-5 所示。这应该是大家最熟悉负载均衡部署模式:负载均衡器位于客户端和后端服务器之间,将客户端的请求转发至多个后端服务器。明显具有中间代理拓扑特征的负载均衡产品有:

  • 硬件设备:Cisco、Juniper、F5 Networks 等公司的产品。
  • 纯软件方案:Nginx、HAProxy、Envoy、Traefik 等。
  • 云软件解决方案:阿里云的 SLB(Server Load Balancer),AWS 的 ELB(Elastic Load Balancer)、Azure 的 Load Balancer 和 Google Cloud 的 Cloud Load Balancing 等。

总结中间代理型拓扑的优缺点:

  • 优点是,配置简单,用户只需通过 DNS 连接到负载均衡器,无需关注其他细节
  • 缺点是,中间代理存在单点故障风险,尤其是负载均衡属于集中式的设计。如果负载均衡器出现问题,将导致整个系统的访问中断。


图 4-5 中间代理型负载均衡拓扑

第二种边缘代理型拓扑实际上是中间代理型拓扑变种。

一个典型的边缘代理示例是本书第二章 2.7 节中提到的动态请求“加速”技术。Akamai 在全球多个数据中心部署了多个具有代理功能的边缘节点,用户的请求被路由至距离最近的边缘节点。边缘节点收到请求后,执行安全检查(如 DDoS 防护),根据缓存策略决定是否返回缓存内容(CDN 技术),或将请求继续转发至源服务器(请求加速技术)。

总结边缘代理型拓扑的优缺点:

  • 优点是,将负载均衡逻辑(还有缓存、安全策略等)集中在网络边缘,能够显著减少延迟,提高网站的响应速度,增强安全性(预防 DDos);
  • 缺点是,虽然边缘代理可以减少单点故障,但如果某个边缘节点出现问题,仍会影响到该节点所服务的用户。


图 4-6 网络边缘型负载均衡拓扑

为解决中间代理型拓扑模式的单点问题,出现了一些更复杂的解决方案。如将负载均衡器以 SDK 库的形式嵌入客户端内部(图 4-7 所示)。SDK 库就是大家熟知的 Finagle、Eureka、Ribbon 和 Hystrix 等微服务治理方案。

虽然这些库功能各异,但还是能总结出它们的共同优缺点:

  • 优点是,将负载均衡器的功能完全下沉至客户端,避免了单点故障问题;
  • 缺点是,每一种编程语言都要实现相应的 SDK 。且当项目非常复杂时,处理版本依赖等兼容问题将非常棘手(本书第八章 8.2 节详细阐述了微服务框架的痛点,可阅读本节进一步了解)。


图 4-7 客户端内嵌库实现负载均衡

客户端内嵌库的一个变种是边车代理(sidecar)型拓扑。

近年来边车型代理拓扑非常流行,被称为“服务网格”(service mesh)。边车代理拓扑的核心思路是:将流量导到另一个进程,牺牲一点(延迟)性能,实现客户端内嵌库模式的所有好处,而无任何语言绑定。当下,最流行的网络型边车代理有 Envoy、Linkerd 等,笔者将第八章详细阐述服务网格的技术原理。


图 4-8 Sidecar 代理实现负载均衡

总体上讲,中间代理型的负载均衡器正在演变成功能更为强大的“网关”,所有请求通过唯一的入口(即网关)进入集群。这种架构中,负载均衡器不仅负责基本的流量分发功能,还需提供额外的“API 网关”功能,如 TLS 卸载、流量限制、身份验证,以及复杂的内容路由等。另一方面,在处理东西向流量(服务间通信)的场景中,边车代理模式将代理部署在服务实例旁边,透明接管服务间通信治理,正逐渐取代其他所有的拓扑类型。

总字数:1173
Last Updated:
Contributors: isno